::会员登录:: |
|
|
::信息搜索:: |
根据主题或内容关键词查找 |
|
|
|
|
|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方案 |
|
福建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tianzhen.net 加入时间:2015-4-24 13:39:40 浏览数:911 |
|
|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会遭遇形形色色的病虫危害,有的甚至能造成绝产,比如香菇的“烂料病”,可造成香菇绝收。现将食用菌病虫害的典型表现及防治方案介绍给大家,以便广大菇农做好防治工作,减少损失。 一、 病害的基本分类 第一,细菌性病害,典型表现为病原菌大多没有菌丝,菇棚内臭气较重,子实体表面腐烂,多呈黏糊糊的状态,但也有个别的细菌性病害并无臭味。该类病害的发生频率最高,但因此而造成毁灭性损失的比例不高。 第二、真菌性病害。典型表现为生发菌丝和孢子,但多数菌丝并不被注意,人们大多注意的是其孢子,如人们平常所说的红的、绿的、黄的等等,就是指的该种病原菌的孢子的颜色。棚内一般并无臭味,或者只有淡淡的霉菌味,但在菌袋上会变现为上述的不同色泽,或者在子实体基部长出菌丝,表面与平菇菌丝相似或略淡。 个别的真菌也不长菌丝和孢子,如酵母菌等,但该病原菌表现为特殊的酒酸味,与其他的菌类有明显的区别。该类病害只要发生,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发现,只是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第三、子蘘菌类病害。该类病害防治难度大、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杀灭,可以认定为是“蘑菇癌症”,一旦发生,只有清料,别无他法。与真菌性病害相同,该菌也有菌丝和孢子,但明显表现为活动力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更加严重,如地碗菌、核桃肉状菌、大纽扣病等。 第四,生理性病害。该类病害属客观原因如环境等因素或者管理失误所致,实际上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只要找出原因后改进或强化管理,病症即可消除。 二、防治方案 在“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指导下,应从掌握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入手,加强管理,尤其在剔杂和杀灭两个环节上,应强化责任心,做到及时发现、坚决剔除、准确杀灭。具体可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农业措施 1、生态预防。根据产品等级要求选择场地以及进行生产,远离化工、医院等重污染区以及食用菌老栽培区,或按要求设立隔离带。 2、以菌抑菌。如高温放线菌可以抑制木霉等大多数杂菌的萌发和繁殖,又可在自身的繁殖扩大中杀灭大多数的杂菌。 (二)、物理措施 1、清理卫生。及时清理菇棚及其周边环境。 2、内部清理。对企业自已的仓库、厕所等进行封闭和无害化处理。 3、安装防虫网。对菌种制作、储存以及出菇等场所封装防虫网,以防虫类进入传播病菌。 (三)化学措施 1、药物闷棚。根据病原菌基数和环境状况,采取300-500倍液百病傻和200-300倍液赛百09各喷一遍,喷药后卷起草苫等覆盖物,令高温晒棚,使药物成分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作用与效果。 2、菇棚灌水,在气温于15℃后,将菇棚内进行整理,然后即可对菇棚灌水,并在灌水过程中每200平方米面积随水冲入250克左右、最高不超过500克的辛硫磷。 3、石灰粉覆盖地面。待灌水渗入地下可进人时,根据季节和温度以及生产区内病原菌基数,按照每平方米面积25-50克的用量撒施石灰粉,随即密封菇棚。 4、喷药预防。发菌及出菇期间进行药物预防,药剂可选用300-500倍液百病傻、200-300倍液赛百09等。 5、潮间用药。每潮菇采收结束后,应在清理料面、棚内卫生的基础上,喷洒百病傻和赛百09溶液各一遍,然后进入菌丝休养阶段。 6、出菇结束后集中用药。集中用药可于出菇结束后喷洒,也可在菇棚启用前一次性处理。
|
信息来源(出处):河北科技报 |
|
福建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