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10日—12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和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等单位参与支持的“中国(三门峡)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羊肚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举办。
4月11日上午9时,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食用菌主产区的管理部门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来自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内外参会代表等共1000余人出席了展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中国食品报、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杂志及地方等多家媒体参与展会报道。

开幕式最后,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原副主任王建平、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食用菌产业分会会长李玉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谭琦、三门峡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兰英、河南省农业厅经作站副站长胡军勇、卢氏县九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向国共同启动开幕式球,本届大会正式开幕。
本届展会历时三天,以“新时代·新菌业·新作为”为主题,吸引了行业内超过300家参展企业到会展示展销,参展种类包括菌需物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精深加工产品等食用菌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
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属下的漳州天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展示了塑料菌袋、保鲜袋、塑料套环、塑料打孔棒、塑料筐等食用菌专用的塑料制品,吸引了参观者的驻足观看咨询,许多人现场就订购了塑料袋、套环等产品。

为了加快食用菌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与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中国菌业的“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表彰食用菌创新产品和技术。会期,组委会评选出了十大“工匠精神”奖项,以及行业“十大创新技术”、“十大创新产品”奖项。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涂改临被授予十大“工匠精神”奖。

会上,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涂改临作“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解析”的主题演讲,指出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能真正赚钱的有两种,第一种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模式,包括家庭模式的工厂化生产,第二种是具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工厂化模式。第一种模式创造的是劳动价值,靠自己的劳动,身兼数职,赚的是工资,第二种模式创造的是发工资后的剩余价值,赚的是先进设备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工资的部分。

所以,食用菌这个行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要从事这个行业,首先要把自己定位好,你如果没有本钱,就选择从事家庭模式的栽培,一家人来做。如果你有本钱,那就投入几千万,购进先进的设备,聘请高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规模化工厂化栽培,创造规模效益。

食用菌产业为中国的农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会,所以,龙头企业提供菌料菌包,农户管理出菇,实现家庭工厂化生产,是最好的一种发展模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不一定做高大上的工厂化栽培,可以做培养料和菌包,供应给农民,然后收购产品,龙头企业做前后端,农民做中间管理出菇。农户有钱赚,龙头企业也有钱赚。总之,要从事食用菌产业,选择好发展模式,才有好效益。